1900年,莫秀英出生在广东高州茂名,那地方叫分界镇芝兰坡村,家里祖上曾经阔过,但到她爸妈这辈,已经穷得叮当响。排行老五的她,从小就被送到电白县的外祖母家寄养,因为家里养不起那么多孩子。
外祖母那边条件也不宽裕,但人开明,教她识字认书,还让她学点琴棋书画的基本功。这在当时农村女娃子里算稀罕事了,莫秀英聪明,学得快,很快就上手了这些技能。
1914年,莫秀英刚成年,就被安排嫁到邻村一家富商家里。丈夫是富商的儿子,家里有田有铺子,日子过得还算体面。可这段婚姻从头就没顺当过,丈夫性子暴躁,动不动发脾气,公婆眼里只有抱孙子的事,对媳妇的日子不管不问。
结婚四年过去,莫秀英一直没怀上孩子,婆家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到了1918年,丈夫干脆娶了个妾进来,为的就是传宗接代。不久后,他就跟莫秀英正式离婚,把她赶出门。娘家那边也冷冰冰的,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,不肯收留她。
展开剩余77%莫秀英一下子成了无依无靠的人,只能靠卖唱混口饭吃。她拉着二胡,在街头巷尾唱些小曲,赚点铜板勉强活命。后来,一个戏班班主听她唱得不错,就拉她进班当演员。她凭着学过的那些才艺,很快就成了戏班的台柱子,观众挺喜欢她的表演。
就在这时候,莫秀英遇上了陈济棠。他是广西防城人,1890年出生,早年考上广东陆军小学堂,毕业后从军,当了个小军官。1918年左右,陈济棠在看戏时注意到莫秀英,还帮她解过围。两人慢慢熟起来,陈济棠被调到外地任职一段时间,但他们保持书信联系。
1919年,他调回广东,职位升了点,就直接向莫秀英求婚。莫秀英起初拒绝,因为她觉得自己不能生孩子,会耽误人家传后。可陈济棠不在乎,坚持要娶她。两人就这样结了婚,当时陈济棠已经有原配李洁之,但莫秀英进了门,当了妾室。
婚后没多久,莫秀英发现自己怀孕了,这让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。第一个孩子出生后,接二连三地,她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和四个女儿,总共十一个孩子。陈济棠的原配李洁之生了几个孩子,但后来病逝,莫秀英被扶正成了正室。
陈济棠总共有十八个子女,莫秀英生的这十一个占了大半。这些孩子长大后,各有出息,有的从政,有的经商,有的搞学术。比如第十子陈树柏,后来成了美国教授,在学术圈挺有名。
陈济棠的军旅生涯起步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,那时候他参加同盟会,跟着孙中山干革命。1913年陆军小学堂毕业后,他进了粤军,当排长、连长,一步步爬上去。1920年,他升到营长,1923年当团长,1925年成了第十一师师长。
1928年,他升为第四军军长,渐渐掌控了广东的军政大权。1929年,他正式成为广东省主席,1931年成立西南政务委员会,实际上统治了广东和广西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南天王”。那几年,广东在陈济棠手里发展得不错,他注重经济建设,推行“建设广东三年计划”,包括发展工业、农业、交通等。
莫秀英作为他的妻子,也没闲着。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,推动了不少民生项目。比如开仓放粮,帮助穷苦老百姓渡过难关;筹办医院,改善医疗条件;创办中学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上学;开展实业,建工厂增加就业;修整市政,改善城市环境;还兴建了飞机场和鉴江桥,这些基础设施对当地发展帮了大忙。
民众对他们的这些事挺感激的,莫秀英因此被尊称为“广东之母”,陈济棠的“南天王”称号也传得远。1930年代初,广东相对稳定,经济比其他地方好点,陈济棠还搞了空军建设,买飞机建机场,算是当时军阀里比较有远见的。
但好景不长,1936年发生了两广事变,陈济棠和李宗仁、白崇禧联合反蒋介石,结果失败了。他被迫下野,带着家人去了香港。之后,日本侵华战争爆发,陈济棠一度想重返政坛,但没成。
1945年抗战胜利后,他短暂回广东,当了海南行政长官,但很快又退出了。莫秀英的身体在那几年开始出问题,她得肾结石,疼得厉害。1947年,她去香港治病,但没治好,就在那儿去世了,享年47岁。陈济棠伤心坏了,但他继续做些公益事,投身教育和慈善。
陈济棠晚年去了台湾,1954年因病去世,终年64岁。他的子女们散布各地,继续生活。莫秀英的故事流传下来,主要因为她从被抛弃的境地,到成为大家尊敬的夫人,这中间的转变太戏剧化了。
早年婆家嫌她不能生,结果改嫁后孩子一大堆,这事搁谁身上都觉得讽刺。她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人的不易,婚姻家庭全看运气,但她靠自己的才艺和韧劲,翻了身。陈济棠对她的态度也关键,他没因为生育问题嫌弃她,这在旧社会不算常见。
这故事不光是个人传奇,还连着广东的历史。陈济棠统治时期,广东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,他推行本土政策,保护本地产业,避免了太多内战干扰。
莫秀英参与的那些民生工程,实实在在帮了老百姓,比如建桥修路,让交通方便了,经济活络起来。飞机场的事,当时广东空军实力不弱,对抗战后期也有点贡献。孩子们教育好,也延续了家族的影响力。总的看,莫秀英不是那种空有美名的,她实干了事。
发布于:河南省通弘网配资-我要配资网平台-最可靠的股票配资-线上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